无人零售的选址秘诀是?
重点布局社区、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和高校
经过分析,未来无人零售将重点布局社区、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和高校。
1.布局社区:重点满足社区家庭生活每日必需和日常必需消费需求。
2.布局办公场所:重点满足办公场所便利消费需求和即时性消费需求。
3.布局公共场所:重点满足公共场所即时性消费需求。
4.布局高校:重点满足高校集中消费和便利消费需求。
重点发展寻租模式:砍掉店员、不交房租
经过研究,未来无人零售能够成功及大规模复制的秘诀是:重点发展寻租模式,砍掉店员,不交房租。
1.砍掉店员
一个无人店省去3个店员,算上五险一金一个月人力成本可以节省1万—2万元。
2.不交房租:以佣抵租
为什么无人店可以不用交房租?因为无人店的经营模式,可以像是每个小区里都有的饮水机和快递柜,重点发展寻租模式,直接让小区运营者“加盟”自己的生意——小区物业或保安公司出钱出地,无人店品牌运营商负责无人店运营,最后两者分账。
无人店和饮水机、快递柜差不多,一般很少会受到业主的质疑,物业公司也可以做一个纯收钱的甩手掌柜。对于物业公司来说,这是白来的钱,不赚白不赚。而区域性的物业公司,往往在同一个地区会有多个楼盘或一个楼盘的多期小区,谈下一个物业公司,就相当于拿下一个片区,可以统一规划布点和配送。
另外,无人店品牌运营商与物业公司签约后,大多数小区只会引进一个无人店品牌,一旦被A品牌占领,就不会再和B品牌合作。为了能签下更多的小区,实施蜂窝式密集布点排他战略,无人店品牌运营商甚至可以打出“0门槛0加盟费”概念—只要加盟者在小区里(或公共场所)有地方放无人店,那就不用出一分钱,只需要签个字就可以坐等收钱了,而一旦签下来,就相当于将那块原本小区里(或公共场所)谁都不能动的公摊空间商业化了,创造了商业价值。
如何看待无人零售的效率?
传统零售视角:注重同业横向比较逻辑
传统零售企业判断无人零售效率的惯性逻辑是:同业横向比较法。
以无人便利店为例,其算法及过程大致如下:
步骤一、同业横向数据比较
1.投入比较:
传统夫妻店:50000/50=1000元/平方米;
内资便利店:150000/80=1875元/平方米;
外资便利店:400000/80=5000元/平方米;
无人便利店:200000/20=10000元/平方米。
2.产出比较:
传统夫妻店:2000/50=40元/天/平方米;
内资便利店:5000/80=62.5元/天/平方米;
外资便利店:8000/80=100元/天/平方米;
无人便利店:1500/20=75元/天/平方米。
步骤二、根据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无人便利店每平方米的投入更高,但坪效对比传统便利店并没有优势。
步骤三、根据得出的结论做出判断
根据以上得出的结论做出判断:
无人便利店只是噱头,效率、成本和体验都不具备竞争优势,无人便利店模式还跑不通,因此更倾向和更推崇无人自动售货机。
这是传统零售企业判断无人零售效率的惯性逻辑,而且持有此观点的大有人在。归根结底传统零售企业人看到的是线性趋势,争取的也是线性增长。
新零售视角:注重事物迭代进化逻辑
新零售互联网企业因自带互联网基因,其对无人零售效率的判断逻辑则是:注重事物的迭代进化。
如下图所示:
新零售互联网企业看到的更多是指数趋势,其对无人零售前期的效率和必要的投入从来不设KPI,他们博取的是未来指数式的增长,做的是未来的生意。
新零售互联网企业们非常坚信一点:任何市场都是先入为主的,短期投入可能比较高,但长期来看智能化和智慧化的无人零售一定是趋势。
新零售互联网企业具有以下三种重要和显著的思维方式,并以此来看待和推动无人零售的效率迭代升级。
1.科技思维—突破难度最大
这个世界上,能彻底创造新事物的就是deep tech(深科技),随着信息**的深化,基础科技的**已经在各个领域萌芽。从虚拟现实到纳米医疗,从高速列车到人工智能。深科技的变革不是 1 到 n 的变革,而是 0 到 1 的变革。
科技突破难度最大,创业者需要长期的积累,面对全球的竞争和资本极大的投入,但高风险高回报。
2.故事思维—红利最大
故事是性价比极高的经营利器,人类的大脑天生容易记住故事。故事之所以威力巨大,是因为故事总是能使人联想起画面,故事思维就是一种场景化、具象化思考的能力,讲故事就是要让产品跟用户发生化学反应。
3.设计思维—重要性最高
设计,是跟心智对话的艺术。未来,用户是否对你有感觉比用户是否知道你更重要。所以,我们的主战场会转入到心智占领。这个时候,设计就变得很重要了。
综上所述,西方世界长期没有人口增长,却连续经济增长了过百年,他们已经用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创新”,而不是“人口增长”。传统零售沉迷于获取人口红利,其实让我们误入歧途。人口红利时代的终结,恰恰是中国经济找回创造力的催化剂。一个时代的结束,必然会带来寒冬,但这意味着下一个春天即将到来。
来源:第一营销网,刊载于《销售与市场》杂志渠道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