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市民生路,一家叫"世纪新"的豆腐坊门庭若市,店面上豆浆、白豆腐、麻辣豆腐、油炸豆腐等10多个品种琳琅满目,4个服务员应接不暇,不时能听到排在后面的人大声问"还要等多长时间炸豆腐才能出炉啊?".
这家豆腐坊开张一个多月,今年29岁的老板余华方看起来身材瘦弱,裤子上东一块西一块的污渍是刚才搬运黄豆时沾上的灰尘,手上几个一分钱大小的疤是前几天炸豆腐时不小心落下的.
"我们的豆浆很新鲜,都是现磨现卖,所以每天早上顾客络绎不绝,如果来晚了还有可能买不到."余华方说,"开张的第一个月,营业额就达到了5万多元".
今日的热闹更让余华方想起往日创业的心酸.2005年,余华方从贵阳商专毕业后,当过业务员,做过超市导购员,却苦于吃"青春饭",没有一技之长将以后的生活过好.
余华方发现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豆制品,早餐要豆浆,吃饭用豆腐,"在每一个居民区,不管贫富,豆腐坊都有市场.余华方决定开豆腐坊,"职业无贵贱,大学生开豆腐坊有什么不可以?"
2006年,余华方花费五千多元钱到昆明学习豆制品加工技术,两个月后,他熟练掌握了制作各式豆腐、豆浆的技术.随后,在烹饪学校的鼓励支持下,余华方开始尝试他的第一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的费用是余华方借来的3万多块钱,用这笔钱,余华方在昆明一个比较偏僻的街市上经营了他的第一个豆制品店面.但是由于当时"急于求成,对于成功的预期过高,对于失败则从未考虑,有很多问题没有想到",豆制品店开张以后,一直惨淡经营,勉强维持两个月后,豆浆店由于资金不足不得不关门.
首次的创业经历短暂而惨痛,在2006年至今的3年时间里,余华方一直在总结和思考当时创业失败的原因,他发现,首次创业失败是"店面的地理位置选择不当、服务经验不足、缺乏经营管理经验"这三大原因共同导致的.
"从哪里跌到就还从哪里爬起来,所以我决定还走开豆腐坊这条老路."虽然还是开豆腐坊,但余华方这次谨慎得多.为了避免经营过程中资金链断裂,余华方一咬牙从农信社贷款6万元,借款5万元,准备了总计11万元作为创业的持续投入资金;提前一个月开始选址和市场调研,做足前期功课;使用比较新的电子豆腐制作机器,保证技术不落后;找来刚毕业的几个大学生作服务员,培训两个月,提高服务质量……
新一次的创业之路开始了,细节的注重、先进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让余华方的豆制品店从开业起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食品质量、服务态度、经营经验,经历过一次失败的余华方操作每一个步骤都十分谨慎.
"看到自己做出来的豆制品有这么多人抢着买,我们也为余华方感到高兴."豆制品店的服务员,去年刚从贵州大学电子系毕业的余方祥说.去年大学毕业后,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看到同为贵州毕节人的余华方自主创业搞豆腐坊,他就决定过来做工,"现在店里面有空压机、打浆机等三台机器,每天要制作10多种不同的豆制品,我们4个人从早忙到晚都忙不过来."
另一名服务员,去年从合江少岷学院毕业的周阳华也感慨豆腐坊辛苦而有乐趣的生活,"光是小小的豆腐圆子,就需要不断地尝试淀粉和碱粉的搭配比例、油炸的时间和火候,我们经过了几十次的尝试,才做出现在香酥可口的豆腐圆子,这个过程中,我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看着门庭若市的豆腐坊,余华方掩饰不住自己的得意:"取‘’世纪新‘’豆腐坊的名字有两个原因,一是和时代比较贴近,二是觉得重新创业是个新的开始,希望有个好的前景."
余华方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人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和行动,但多数人在用力喊出"我要创业"的宣言时,想到的大多是创业成功的辉煌,对于失败却少有预期.
余华方总结自己的创业过程说,创业失败其实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现实中很少有人能一次创业就成功的,在积极筹备创业的同时也要做好创业失败的准备,在失败之后更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头再来,这样创业成功的几率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