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扩大,经济在发展,人们用车的刚性需求在增加,或许这也正是“油价7时代”、道路日益拥堵、停车位难找也无法阻止产销达1800万辆的根本原因所在。就在国内的汽车销售市场一举打破世界纪录之后,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的汽车销量还有继续扩大规模的空间,而且佐证这一观点的是:中国汽车市场上千人保有量仍比较低,美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是800辆,而中国与之相比还不到100辆,即便在未来不能达到美国的保有水平,若是达到一半,那就将有5亿多辆的规模,未来的市场空间可以说是巨大的!
然而,2011年刚开年,全国不少地区的车市却更像漫天飘洒的雪花,整个车市一片冰冷,而原本应是“热市”的新年元旦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远的不说,就拿作为三线市场的惠州而言,元旦期间几大汽车加盟经营市场里顾客寥寥无几,连看车的人似乎都消失了。于是,又有不少人预言,今年车市在过去两年的“井喷”行情,确切地说是“透支消费”的背景之下,伴随各项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熄火”,必然会进入到一段长期而深层次的调整期,甚至是出现一种可怕的同比负增长态势。
那么,新的一年,国内车市究竟是看涨还是看跌呢?没人知道。不过,我们所能知道的是,中国车市只要上涨,就会有成千上万条上涨的理由;只要下跌,也会有无数条下跌的道理。结果就是,要么疯狂上涨,要么冰冷下跌,我们的车市似乎只有一个指标:有多少的产销量!虽然我们破了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但就整体汽车加盟行业实力而言、从与之配套的相关产业而言、从本土的汽车文化而言,我们的市场看上去更像是个中了彩票大奖的“暴发户”,似乎一直都没能走上一条科学平稳的发展道路。因此,若以每年的产销量多少为预测依据的话,显然非常不靠谱。
因此,就目前状况而言,我们不能跟美国比,虽然国人的汽车购买水平在提高,但全社会的承载能力却是十分有限的。中美国土面积相当,但美国可利用土地面积是中国的两倍,人口也只有中国的1/4,更何况我国的道路交通建设程度还达不到美国的水准,依此来计算,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也顶多只是美国的一半。或许,在今后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上,我们更应该向欧洲、日本等国看齐,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形态推动汽车产业发展,而不是老盯着美国的“量”不放。